赶蛙教育
导航
  • 首页
  • 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高考知识
  • 登录
搜索 登录
做生长型父母(三十二): 怎样呵护“花期提前”的孩子
默认分类
做生长型父母(三十二): 怎样呵护“花期提前”的孩子
孩子的青春像早春的溪水,看似喧闹奔涌,实则仍需要岸的温柔包容。须知每一代人都携带着时代的基因突变,父母的使命不是校正季节的时令,而是让温室的玻璃永远透光。当少年终将长成自己的模样,那些曾为他扶正衣领的指尖温度,会化作他走向远方时,衣襟上永不褪去的晨露。
  • 2025/5/12
  • 218阅读
《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业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蓝皮书报告
心理健康
《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业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蓝皮书报告
  • 2025/5/6
  • 2657阅读
教育闲思||坚持长期主义破解教育焦虑
家庭教育
教育闲思||坚持长期主义破解教育焦虑
  • 2025/4/27
  • 252阅读
做生长型父母(二十五):  允许孩子在“试错”中成长
家庭教育
做生长型父母(二十五): 允许孩子在“试错”中成长
  • 2025/4/22
  • 254阅读
  • 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
    • 2025/2/19
    • 学校教育
    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
    在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它融合了认知科学、人文关怀与技术伦理,强调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共生关系。以下从理念框架、实践路径和案例验证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核心理念...
    • 343阅读
    • 0评论
  • 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脆弱的优越感,有什么危害?该怎么纠正?
    • 2025/2/17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脆弱的优越感,有什么危害?该怎么纠正?
    脆弱的优越感是指孩子因家庭教育不当而形成的一种表面自信、实则易受外界评价影响的心理状态。这种优越感往往建立在外部条件(如物质、成绩、外貌等)而非内在品质(如努力、韧性、同理心等)之上,一旦遭遇挫折或批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或极端情绪。以下是其危害及纠正建议:...
    • 430阅读
    • 0评论
  • 朱明伟:AI原住民,“堵”与“疏”不是选作题
    • 2025/2/14
    • 默认分类
    朱明伟:AI原住民,“堵”与“疏”不是选作题
    AI强赋能所有行业的时候,教育不是例外。正如二十年前学校引入PPT等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内容一样,今天我们也急需主动拥抱AI赋能进入课堂,让学生真正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让“学为中心”更好的真实发生。
    • 533阅读
    • 0评论
  • 教学方法中的“三中心论”及“老三中心 ”“ 新三中心 ”和 赫尔巴特、杜威的观点
    • 2025/2/6
    • 学校教育
    教学方法中的“三中心论”及“老三中心 ”“ 新三中心 ”和 赫尔巴特、杜威的观点
    教学方法的“老三中心”与“新三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下是两者的对比: 一、老三中心(传统教学理论) “老三中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核心,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教师的权...
    • 1950阅读
    • 0评论
  • 家庭情感忽视与暴力——被摧毁的童年安全基地(本文由DeepSeek生成)
    • 2025/2/5
    • 家庭教育
    家庭情感忽视与暴力——被摧毁的童年安全基地(本文由DeepSeek生成)
    一、现实困境:暴力阴影下的童年崩塌 案例1: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摧毁2023年北京安定医院接诊的13岁患者小林(化名),其病历显示:父亲因工作压力,每周至少3次用皮带抽打其臀部和大腿“纠正坐姿”,母亲则在其数学试卷上用红笔批注“...
    • 549阅读
    • 0评论
  •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由DeepSeek生成提纲)
    • 2025/2/5
    • 家庭教育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由DeepSeek生成提纲)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按照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综合影响程度(包括心理、社会适应、价值观塑造等维度)进行的排序及分析: 第一层级: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 家庭情感忽视与暴力 躯体/情感虐待:肢体暴力、语言羞辱、情感冷暴力,直接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
    • 649阅读
    • 0评论
  • 父辈圈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 2025/2/4
    • 家庭教育
    父辈圈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2002年,男,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
    • 595阅读
    • 0评论
  • DeepSeek创作: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 2025/2/3
    • 学校教育
    DeepSeek创作: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教育,是塑造未来的事业;教师,是点亮心灵的引路人。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应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用爱与责任浇灌每一颗幼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以爱为基,用心呵护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以同样的心态对待学生。每一个孩...
    • 874阅读
    • 0评论
  • 再问DeepSeek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罹患抑郁症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抑郁症?
    • 2025/2/3
    • 心理健康
    再问DeepSeek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罹患抑郁症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抑郁症?
    中小学生抑郁症发病率上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其成因涉及多个维度,预防措施也需要系统性应对。以下从成因与预防两个层面进行专业分析:   一、成因解析  (一)教育生态压力 -超负荷学业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内卷"加剧,"题海战术"...
    • 679阅读
    • 0评论
  •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让教育爱在制度土壤中生根
    • 2025/2/3
    • 学校教育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让教育爱在制度土壤中生根
    当教育行政部门以父母之心审视教育时,行政决策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政策文本,而是转化为对千万个家庭期待的温情回应。这种转换需要超越工具理性的桎梏,在制度设计与人文关怀的交界处,建构起教育爱的实践哲学。 一、解码父母之心的三重镜像 生命完整性期待折射出教育本质的回...
    • 693阅读
    • 0评论
« 1 ... 9 10 11 12 13 14 15 »
边栏
微语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3 个月前

    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知识查询工具使用,最大的风险在于,大模型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真假难辨,但还必须去分辨。未成年人需要在有能力的成年人陪伴下使用。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3 个月前

    真正的教育敬畏源于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当我们以"成长合伙人"的视角重构家、校、社关系时,需要教育者以专业赢得尊重,家长以智慧传递敬畏,社会以制度保障初心,共同编织滋养生命的教育生态。

    ——2025-3-19星期三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3 个月前

    教育者永远站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对知识无限性充满敬畏,对授业充满职业以外的情感。 ​ ——站在列车上思考2025-3-18星期二

  • 老柏1974
    老柏1974
    3 个月前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真正的改革,终将指向让每个孩子在保有天性的同时获得成长的力量,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始终拥有追求幸福的底气。

  • 老柏1974
    老柏1974
    3 个月前

    不同于其它行业,教育工作,小则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大则可能影响生命的存亡,专业性极强,对“德”的要求极高。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3 个月前

    “学校是一片净土”本质是一种教育理想主义,其价值不在于实现绝对纯洁,而在于为教育者提供反思的坐标——当商业逻辑、技术霸权试图解构教育本质时,这一理念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使命,始终是守护人性的光。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净土不在围墙之内,而在人心之中。

  • 老柏1974
    老柏1974
    4 个月前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的价值归属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教育人文关怀,从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兑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承诺、缓解“教育内卷”的焦虑三个维度,破解三类人群的教育心理困境,实现校、家“公平”与“共情”的双重触达和双向奔赴。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是不同话语体系表达,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即是对教育本质“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回归。但是,需要设计具体的实践路径,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只有注入“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温度,才能真正缓解所有人的“教育焦虑”。未来的教育变革,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校园成为孩子热爱的地方,让教育成为让家长放心的承诺,让教育公平与优质成为可感知的日常。__读《县中的孩子》有感。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5 个月前

    教育是可以很朴素的。 回到教育常识。在一所学校里,师生相互守望,相互呵护,都不好高骛远,老师勤勤恳恳教书,学生安安心心学习。劳逸结合,不过分地压榨学生,不是像今天这样,逼着孩子只争朝夕地玩命学习。 恢复教学常规。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文理通识教育和体育教育。以前高考分文科和理科,后来又搞讲文综和理综,现在新高考又以物理和历史为主线分成了两大类。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对不同学科建立充分的认知,就不得不做出如此重要的选择。现在到了大学,不是全面进行专业化学习,反而进行全面涉及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分布式通识教育。

搜索
最新评论
  • 老柏1974
    老柏1974
    2 个月前
    父母示弱,亦是大智慧。
    智慧示弱以退为进 做生长型父母成全生命之舞
  • 老柏1974
    老柏1974
    4 个月前
    孩子读书,家长也要学习。
    打造理想家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五大关键策略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4 个月前
    不和其他孩子比较相当考验家长对未来的认知...
    打造理想家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五大关键策略
  • 刘老师
    刘老师
    4 个月前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是指教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 刘老师
    刘老师
    4 个月前
    很有道理和启发。
    朱明伟:教育,是做出来的学问!
  • 刘老师
    刘老师
    4 个月前
    时代给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很多很高的要求。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新时代教师角色的升华与挑战
  • 刘老师
    刘老师
    4 个月前
    终于学明白了。
    初中生心理特征分析与应对策略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4 个月前
    同上
    深圳外国语学校:回归教育本原,从我做起,不卷了!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4 个月前
    同上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4 个月前
    很有道理。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渝ICP备19011007号-3 powered by Laobai2024.11.2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