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伟:教育,要笃信种子和岁月的力量


教育犹如农夫耕耘四季,顺时天运,不拔高、不助长,即静待花开,也默默耕耘。

教育有N种阐释,也有N种比喻。但在众多的比喻中,我最为欣赏的仍是:教育犹如农夫耕耘四季,顺时天运,不拔高、不助长,即静待花开,也默默耕耘。

从广义的角度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包括成长中的孩子。年长者用经历和经验作为教材,给予后来者以告诫;中年者以如日中天的奋进之姿,示范引领给予后来者以模仿;年幼者以其无穷尽的好奇心,带领着同龄人或更小者以“大无畏”的“闯劲”探寻世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和实诚的行动,都是教育功能的充分展现。但我们很少听闻对年长者的忠告,对中年人的劝告,却对幼小者有过“无端训导”。大家深知,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且唯一的,所有的路都只能由他自己来走。因为,成长本身就是历练,我们不能人为阻断

因此,教育时时、处处都在发生,他需要我们给予有智慧的宽容和理性加持下的感性关怀。需要给予每一位成长中的独特自我试错机会,建立包容机制。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不断试错改错的过程。为何,我们总是需要满分呢?满分,形式好看,所学内容在暂时确实掌握全面。但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经历试错、犯错、改错的过程,那么校园内欠下的“这笔帐”,生活一定会“还给他”。所以,作为教育人,我们真需要从历史中鉴别,从当下去洞悉未来,不能总用过去“小镇做题家”,靠纯分数“上位”的思维,来引导和帮助现代的孩子,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的能力。

教育需要的是时间、是爱心、是耐心、是鼓励、是期待……每一位教育人要顺应生命的天时,学会自然的耕种。我们用自己不断向上追求的奋进姿态同生共长做“成长型老师、父母”,用自我不断探求完美的努力,影响和引领孩子更好生长。只要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知识的雨露、情感的阳光,就要相信种子的力量,他们一定会破土而出,向阳生长,顺时天运,成长为那一个最好且独特的自我。这应该是教育最真实的样子,最真实的功劳。

未来已来,行则将至。每一位师者都应该以一颗包容之心做学生成长的守望者、合伙人。在校园的四季,顺时天运,不偏不倚,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给予爱和鼓励,笃定相信的力量,播撒下的每一颗种子,一定会破土勃发,全力生长为最好的自己!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字水中学黄桢老师:邂逅德育最本真的模样——读刘义《慢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有感

读蜀都中学刘义老师著作《慢德育的思考与实践》:用爱丰富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