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蛙教育
导航
  • 首页
  • 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高考知识
  • 登录
搜索 登录
  1. 首页
  2. 柏年树人
  3. 列表
  • 如何应对孩子不想上学及抑郁休学后的重启策略
    • 2025/2/23
    • 心理健康
    如何应对孩子不想上学及抑郁休学后的重启策略
    当孩子突然不想上学或因抑郁休学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通过倾听与沟通了解原因,观察情绪变化,调整家庭氛围,并与学校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对于抑郁休学的孩子,建议寻求心理治疗,制定渐进式复学计划,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身心健康,并长期跟踪进展,帮助他们逐步恢复信心并重启人生...
    • 369阅读
    • 0评论
  • 帕特南数字鸿沟观点对我国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 2025/2/23
    • 学校教育
    帕特南数字鸿沟观点对我国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帕特南揭示的数字鸿沟显示,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上层阶级更倾向于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而下层阶级则偏向娱乐活动。这种差异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技能发展差距和社会流动障碍,对我国青少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缩小数字鸿沟,需通过教育平等化、家庭...
    • 327阅读
    • 0评论
  •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将人从“给定的存在”转变为“自为的存在”
    • 2025/2/23
    • 学校教育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将人从“给定的存在”转变为“自为的存在”
    教育对个体的核心意义在于唤醒主体性、构建自由人格,并赋予其突破生存局限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生命维度的拓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一、认知革命:破除蒙昧的思维进化 (一)从“接受者”到“解谜者&rdqu...
    • 383阅读
    • 0评论
  • 杭州市嵌入式幼儿园
    • 2025/2/22
    • 学校教育
    杭州市嵌入式幼儿园
    杭州市嵌入式幼儿园是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员工子女教育难题而推出的创新模式,其核心在于政企协同、资源整合与需求嵌入。以下是基于实践案例和政策导向的详细分析: 一、模式与政策驱动 (一)政企协同的普惠性办学 杭州市嵌入式幼儿园以公办属性为主,由政府与企业...
    • 761阅读
    • 0评论
  • 芬兰现象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 2025/2/21
    • 学校教育
    芬兰现象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芬兰现象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是近年来芬兰教育改革的核心成果之一,其核心理念强调以真实生活现象为起点,通过跨学科整合和自主探究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以下是其主要观点及内涵: 一、以真实现象为学习起点 现象教学围绕现实生活中的...
    • 1603阅读
    • 0评论
  • 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
    • 2025/2/21
    • 学校教育
    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
    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 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北部城市瑞吉欧·艾米利亚(Reggio Emilia)。该教学法由教育家洛里斯·马拉古齐(Lor...
    • 1067阅读
    • 0评论
  • 民国时期重庆市知名中学及各自的办学特色
    • 2025/2/19
    • 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重庆市知名中学及各自的办学特色
    关于民国时期重庆市知名中学及其办学特色,结合现有文献和研究,可以总结如下: 一、民国时期重庆知名中学及其办学特色 1.南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 办学特色:南开中学是抗战期间由张伯苓创办的分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
    • 651阅读
    • 0评论
  • 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
    • 2025/2/19
    • 学校教育
    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
    在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最理想且具有深远价值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生态化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型教育”,它融合了认知科学、人文关怀与技术伦理,强调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共生关系。以下从理念框架、实践路径和案例验证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核心理念...
    • 387阅读
    • 0评论
  • 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脆弱的优越感,有什么危害?该怎么纠正?
    • 2025/2/17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培养出孩子脆弱的优越感,有什么危害?该怎么纠正?
    脆弱的优越感是指孩子因家庭教育不当而形成的一种表面自信、实则易受外界评价影响的心理状态。这种优越感往往建立在外部条件(如物质、成绩、外貌等)而非内在品质(如努力、韧性、同理心等)之上,一旦遭遇挫折或批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或极端情绪。以下是其危害及纠正建议:...
    • 464阅读
    • 0评论
  • 教学方法中的“三中心论”及“老三中心 ”“ 新三中心 ”和 赫尔巴特、杜威的观点
    • 2025/2/6
    • 学校教育
    教学方法中的“三中心论”及“老三中心 ”“ 新三中心 ”和 赫尔巴特、杜威的观点
    教学方法的“老三中心”与“新三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下是两者的对比: 一、老三中心(传统教学理论) “老三中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核心,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教师的权...
    • 2476阅读
    • 0评论
« 1 ... 5 6 7 8 9 10 11 »
边栏
微语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知识查询工具使用,最大的风险在于,大模型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真假难辨,但还必须去分辨。未成年人需要在有能力的成年人陪伴下使用。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真正的教育敬畏源于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当我们以"成长合伙人"的视角重构家、校、社关系时,需要教育者以专业赢得尊重,家长以智慧传递敬畏,社会以制度保障初心,共同编织滋养生命的教育生态。

    ——2025-3-19星期三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教育者永远站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对知识无限性充满敬畏,对授业充满职业以外的情感。 ​ ——站在列车上思考2025-3-18星期二

  • 老柏1974
    老柏1974
    4 个月前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真正的改革,终将指向让每个孩子在保有天性的同时获得成长的力量,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始终拥有追求幸福的底气。

  • 老柏1974
    老柏1974
    4 个月前

    不同于其它行业,教育工作,小则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大则可能影响生命的存亡,专业性极强,对“德”的要求极高。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4 个月前

    “学校是一片净土”本质是一种教育理想主义,其价值不在于实现绝对纯洁,而在于为教育者提供反思的坐标——当商业逻辑、技术霸权试图解构教育本质时,这一理念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使命,始终是守护人性的光。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净土不在围墙之内,而在人心之中。

  • 老柏1974
    老柏1974
    5 个月前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5 个月前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的价值归属是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教育人文关怀,从坚守“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兑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承诺、缓解“教育内卷”的焦虑三个维度,破解三类人群的教育心理困境,实现校、家“公平”与“共情”的双重触达和双向奔赴。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5 个月前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是不同话语体系表达,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即是对教育本质“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回归。但是,需要设计具体的实践路径,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只有注入“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温度,才能真正缓解所有人的“教育焦虑”。未来的教育变革,需要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校园成为孩子热爱的地方,让教育成为让家长放心的承诺,让教育公平与优质成为可感知的日常。__读《县中的孩子》有感。

  • 柏年树人
    柏年树人
    6 个月前

    教育是可以很朴素的。 回到教育常识。在一所学校里,师生相互守望,相互呵护,都不好高骛远,老师勤勤恳恳教书,学生安安心心学习。劳逸结合,不过分地压榨学生,不是像今天这样,逼着孩子只争朝夕地玩命学习。 恢复教学常规。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文理通识教育和体育教育。以前高考分文科和理科,后来又搞讲文综和理综,现在新高考又以物理和历史为主线分成了两大类。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对不同学科建立充分的认知,就不得不做出如此重要的选择。现在到了大学,不是全面进行专业化学习,反而进行全面涉及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分布式通识教育。

搜索
最新评论
  • 老柏1974
    老柏1974
    3 个月前
    父母示弱,亦是大智慧。
    智慧示弱以退为进 做生长型父母成全生命之舞
  • 老柏1974
    老柏1974
    5 个月前
    孩子读书,家长也要学习。
    打造理想家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五大关键策略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5 个月前
    不和其他孩子比较相当考验家长对未来的认知...
    打造理想家庭环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五大关键策略
  • 刘老师
    刘老师
    5 个月前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是指教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 刘老师
    刘老师
    5 个月前
    很有道理和启发。
    朱明伟:教育,是做出来的学问!
  • 刘老师
    刘老师
    5 个月前
    时代给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很多很高的要求。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新时代教师角色的升华与挑战
  • 刘老师
    刘老师
    5 个月前
    终于学明白了。
    初中生心理特征分析与应对策略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5 个月前
    同上
    深圳外国语学校:回归教育本原,从我做起,不卷了!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5 个月前
    同上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 微信用户
    微信用户
    5 个月前
    很有道理。
    未来教师的有哪些特征和标准要求
渝ICP备19011007号-3 powered by Laobai2024.11.2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