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蜀都中学刘义老师著作《慢德育的思考与实践》:用爱丰富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是一项创造性智慧劳动,没有标准答案,但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却是一样的,就看每个人怎样去理解和实践。

2022年初到教委工作,即认识了时任蜀都中学党总支书记的刘义同志,对蜀都中学的红色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后来根据交流情况,提出了党建育人基地设想,一直在不断完善概念性设计,也一直试图找到新时代高质量党建育人的教育解决方案,并与蜀都中学高质量发展深度绑定。一直在烧脑。

刘义从教三十年,先后担任初高中班主任、学校德育主任、教委德育专干,长期深耕在德育和思政课教学一线。十多年前,她提出“慢德育”这个概念并带领蜀都中学的老师们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退居二线后的两三年时间,就出版了《一路生花————慢德育的思考与实践》这本书。慢德育,是读书与实践的顿悟,是源自对教育的敬畏,是坚守对教育的传承。

她认为,慢德育的内涵是传递一种教育态度,即积极的守望、平和的心态和对教育的高度自信;思考一种教育哲学,即慢到符合学生成长的节奏上来,慢到符合教育规律上来;蕴含一种教育智慧,即深思与熟虑,低碳与环保,温情与关怀,大爱与偏爱;彰显一种教育艺术,即内容和形式都要唯美,终极目标也是追求真善美。

慢德育的外延是每年在蜀都中学开展的六项活动,十多年前是凭着他们的教育经验选择,无意之中却吻合了教育部后来提出的立德树人六大途径,说明上上下下都在坚守教育最基本的东西。

这六项活动如下:

(1)书润璞玉,开发红色教育读本,立足社会热点设计主题班会,用课程育人。

(2)特色班级,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培育学生善美品质,用文化育人。

(3)青春辅导,OH卡牌游戏、团体辅导、研学旅行,陪伴孩子们度过青春期花样年华,不让一个孩子掉在半路上,用活动育人。

(4)体验德育,走进博物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红岩革命纪念馆、长安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用脚步关联世界,集一城教育资源为德育所用,用实践育人。

(5)素质养成,班级有日记记录成长,学校有日报养成素质,用管理育人。

(6)德育助教,聘请校外各界专业人士组建一支大德育师资队伍,把教育中老师还不够专业的方面,比如法治教育、心理辅导,交给专业人士来补充,协同资源育人。

格物致知,一草一物都有道理,德育人像这样静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探索,想要给学生最理想的德育,想要解决德育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去“格物”,去“致知”,去知行合一,本身就极其难得。

用“慢”丰富德育的内涵,用六项活动拓展德育的外延。大量的教育案例和随笔感悟,让读者看到了“慢德育”育人效果。

“慢德育”只是一个点,从面上放大了就是慢教育,其实就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成才规律,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而花开,有快,也有慢。

教育是一项创造性智慧劳动,没有标准答案,但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却是一样的,就看每个人怎样去理解和实践。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朱明伟:教育,要笃信种子和岁月的力量

读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激发活跃的智慧,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发展之路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