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伟:做生长型父母(一)


做生长型父母,是一种积极人生的价值追求,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引领。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没有回程票,我们要用自己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激励、引导、示范,和孩子一道争做每一个阶段里最好的自己,实现生命共生,价值共赢!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

这本是一个无问之问。只要生其为人,生命的本能就教会了我们怎样做父母,何须再问。可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这种看似生命本能的行为,其实大有学问,值得一问再问!

生活的真实情况是:我们沿袭传承,凭借本能,在长辈的耳提面命之下,好像“依葫芦画瓢”有模有样的在培育生命,陪伴成长。可一旦面对孩子“莫名哭闹”“正面顶撞”“学业未成”等诸多真实问题时,往往崩溃就在一瞬间。

高招与出路,在何方?

生长,只有不断的生长,才能一同经历风霜雨雪,感受雾霭流岚,品人生甘苦,赏四季繁华。只有坚定不移地“做生长型父母”,才能在有效陪伴中,同心共圆,同频共振。父母,用自己不懈向上的生长力量去感染和熏陶孩子,以积极的正能量心流去激励孩子;孩子也才能在“近朱者赤”的有效环境中,被熏染、被触动,从而向内激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量,更加笃定“我要成长为谁!”的生命信念。

做生长型父母,是一种积极人生的价值追求。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很多人都以“工读矛盾”为由,为自己没有“静心读书”开脱。实则不然,更多的还是自我降低要求,选择“葛优式躺平”,不停翻阅“少有营养”的短视频或者麻将桌上“消磨时光”。“书到用时方恨少”又来自怨自哀,悔不当初。因此,做生长型父母,不是外界逼迫,而是源自心灵底处的自我要求。只有我们自己全力以赴做到不断生长,才有资格去教育、引导和示范引领孩子,去完成各自生命不同阶段“未竟之梦”!

做生长型父母,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引领。每次期末大考,父母有意无意都会给孩子定目标、提要求、“画大饼”,好似这样或精神或物质的激励,就能让孩子“心遂我愿”。如果成功,父母一定会不断“加码”,提高“获奖能级”;如若失败,多半是“狂风骤雨”的输出,甚至“没有假期”“再到机构深造”等等。但,父母很少“自我内省”!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吗?因此,做生长型父母,就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一起“商讨”“父母和孩子各自的奋斗目标”,然后用切实的行动,持之以恒的坚守。

如若都成功,那就全家皆大欢喜,但也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将其固化强化;如果都失败了,那就一起反思总结,找出失败的根由,研讨出改变之策;如果父母失败了,这更是一个“反思教育”的好契机,从成人身上自我剖析,找准问题症结,给出“治病良方”,未来持续监督跟进;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要指出事实,但不是指责谩骂,要站到孩子一边“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被问题打败”。这些举措能落地,生长型父母就是具化、可视化的,更是可学可借鉴的!

正是因为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没有回程票,所以我们更要珍视“在一起的每一个今天”,用持续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示范、引领共促生命生长,争做每一个阶段里最好的自己,实现生命共生,价值共赢!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朱明伟:做生长型父母——“在场”与“退出”的智慧选择

字水中学黄桢老师:邂逅德育最本真的模样——读刘义《慢德育的思考与实践》有感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