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枢纽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理念 段里仁
76 海外视窗 HAIWAISHICHUANG 2013/3 摘 要 : 本文围绕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交通枢纽附近区域 的路权整合、交通枢纽内的交通语言服务以及人性化设施四个 方面展开论述,结合国外的经验进行分析,通过挖掘其中包含 的先进交通文化理念,以期对我国城市交通枢纽服务水平的进 一步提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 交通枢纽 ;精细化管理 ;人性化 ;应急设施 ;交通语言 城市交通枢纽的精细化设计 与管理理念 □ 段里仁 毛力增 本文围绕“四个如何”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探讨,即:如何实 现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如何从管理上进行交通枢纽附近区域 的路权整合?如何完善交通枢纽内的交通语言服务?如何通过人 性化的设施体现以人为本? 一、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 1. 一体化的多种交通方式整合 交通枢纽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一体化的交通 方式整合是基本条件。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交通枢纽里各种 交通方式的功能:交通枢纽如同人的“手掌心”,地铁等轨道交通 如同人的“手臂”,步行、公交、自行车、出租车和小汽车五种交 通方式如同五个“手指”,“手臂”需要由“手指”配合完成整个交 通过程。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因此,在交 通枢纽里要注重交通方式之间优势的互补与平衡,过于依赖或忽 视某种交通方式都不利于实现交通系统的目标。图1为交通枢纽 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整合示意图,轨道交通为骨干,路面公交为补充, 在交通枢纽大约 1 公里左右的区域内,适合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 挥作用,为便于停车换乘,设置有小汽车P+R停车场和自行车 停车场。图 2 中为新加坡的裕廊东 (JURONG East) 地铁站的由 公交车站、自行车道、行人走廊和绿地构成的一体化交通枢纽。 77 HAIWAISHICHUANG 海外视窗 2013/3 图 1 交通枢纽内交通方式的整合示意图 图 2 一体化设计的交通枢纽(新加坡) 图 3 多种交通方式换乘指路标志(伦敦) 图 4 马德里城市中心区域地铁线路图(马德里) 轨道交通是交通枢纽的“手 臂”,它承担着大部分的客运量, 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才能满足人 们多样化的交通需求,轨道交 通系统同样如此,而多样化的 轨道交通必然要求一体化设计。 因此,交通枢纽内不同轨道交 通之间的整合十分必要,它包 括地铁、轻轨、铁路等不同类 型轨道交通之间和同类型轨道 交通内部线路的整合。一体化 交通枢纽的基本要求是不同轨 道交通之间的便捷换乘,其特 征就是换乘的距离和时间尽可 能缩短。 以伦敦和东京为例,除了 拥有里程位居世界前列的地铁 以外,还有长度远远超过地铁 的铁路、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伦敦的地 铁长度为408公里,而铁路长 度为788公里;东京都地铁为 312 公里,而铁路为 2364 公里 的,其里程是地铁的7.6倍。 图3为伦敦坎宁镇地铁站的交 通标志,在该站地铁、有轨电车、 铁路和公共汽车四种交通方式 换乘。图4为马德里中心区域 的地铁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在中心区域经过同一站的 地铁线最多达6条(尚不包括 其他轨道交通),对交通一体化 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这些城市交通枢纽涉及的换乘 更为复杂,其一体化设计理念 值得借鉴。 2. 一体化的交通 - 居住 - 商业功能布局 交通枢纽的功能不仅仅是 交通,交通枢纽带来的人流、 物流、信息流对商业有非常积 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紧 邻地铁站点的物业升值空间可 达到30%~50%。为提升交通 枢纽的功能与效率,通过将交 通枢纽设施的整合与商业、娱 乐、服务等功能相结合,合理 配置工作、休闲、购物、居住, 78 海外视窗 HAIWAISHICHUANG 2013/3 构建交通便捷、商业繁荣、融 合“情”与“景”于一体的宜 人环境。居民的生活需求在交 通枢纽附近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采用小汽车远距离出行的需求 自然就会减少,有利于减少城 市的“交通总量”。 市中心交通枢纽案例:东 京银座轨道交通站有三条地铁 相连,共有 33 个出入口与商场、 写字楼以及停车场相通(我国 城市的地铁口通常在2~4个), 平均不到30米就有一个出入 口,多数出入口间距仅为 12 米 左右,见图5和图6,在银座 站内的商业与人行通道紧密结 合在一起,见图7,这种一体 化的设计一方面在地下提前分 散了人流,大大减轻了地面交 通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各个 商场之间的联系,商业和交通 和谐统一,达到了双赢效果。 市郊交通枢纽案例:勿洛 (Bedok)小区位于新加坡市郊 勿洛地铁站附近,乘坐轨道交 通到市中心约 20 分钟,是一个 商业、娱乐、服务等功能配套 齐全的小区,居民的生活和工 作需求在本区域内大部分都能 解决,交通出行基本在本区域 内。图8和图9中的居民楼一 层为商铺,有宽宽的行人通道,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购物方便, “情”“景”交融。 二、交通枢纽附近区域的路 权整合 1. 路权保障下的公交优先 交通枢纽区域的道路资源 有限,根据“交通公平理念”, 公交车在交通枢纽附近区域的 路权分配应该具有绝对的优先 权,尤其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交 通枢纽,具体体现在公交专用 道和公交车站的设置与管理上。 图 10 为在伦敦中心城区维多利 亚(Victory Station)交通枢 纽附近的公交专用道,三条车 道中有两条车道是公交专用道。 图 11 为东京上野交通枢纽附近 设置的公交车停靠站,在道路 图 5 银座站出口 图 6 银座站 8 号出口 图 7 银座站内结构示意图 图 8 小区内的商业和行人(新加坡 , 2009 年) 图 9 小区内的商店和餐饮(新加坡 , 2009 年) 79 HAIWAISHICHUANG 海外视窗 2013/3 资源十分紧张的条件下,采用 物理隔离的形式,隔离出专用 的公交停靠站。 2. 引导与限制小汽车的使用 在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交 通枢纽,对小汽车交通在路权 分配和管理上给予一定的限制, 同时遵循因势利导理念,通过 交通组织、停车管理等管理办 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图12 为伦敦在交通枢纽附近的路口 禁止小汽车左转、右转和掉头。 停车管理也是限制车辆使用的 有效措施,在东京,市区内特 别是交通枢纽附近的停车费每 小时高达 600 ~ 1500 日元(约 合人民币40~100元)。在伦敦, 市中心火车站前路段绝对禁止 停车,路边线采用双红线并设 置相应标志,见图 13。 3. 备受重视的行人交通 行人交通优先首先要重视 行人安全 ;交通枢纽中行人多。 步行交通是最为“柔性”的交 通方式,它是不同交通工具换 乘与连接必不可缺的环节。不 论是公交、自行车还是出租车、 小汽车,每种交通方式都离不 开行人交通,上车前或下车后 的交通必须通过步行交通进行 连接从而完成交通的全过程。 因此,要特别重视行人过马路 的交通安全,尤其在中心城区 更是这样。图14和图15分别 为伦敦维多利亚交通枢纽和利 物浦大街附近道路上的彩色路 面人行横道。 为了方便人们步行,在交 通枢纽内设置有完善的行人指 路标志。指路标志上的标志牌 有方向指示、前往的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的距离甚至部分设 置有步行前往目的地所需要的 具体时间,满足行人对交通信 息的需求,见图 16 和图 17。 三、交通枢纽内的交通语言 服务 1. 信息的色彩引导 通过清晰明确的色彩设计, 每条线路都有独一无二的颜色, 图 10 维多利亚交通枢纽的公交专用道(伦敦) 图 11 东京上野交通枢纽附近的公交车站(东京) 图 12 信号禁左、右、掉头(伦敦) 图 13 市中心火车站前路段禁停标志(伦敦) 80 海外视窗 HAIWAISHICHUANG 2013/3 图 14 彩色人行横道(伦敦) 图 15 彩色人行横道(伦敦) 图 16 火车站前行人指路标志(伦敦) 图 17 地铁站前的行人指路标志(伦敦) 不同类型的服务信息也采用不 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图 18 为在 日本的东京站内,采用色彩引 导设计理念,不同类型的交通 信息各有其色,色彩明亮、差 别明显,便于乘客识认。自动 人行步道也采用类似路口的信 号灯,采用红绿灯标示通行方 向,见图 19。 2. 信息的连续设置 研究表明,在交通枢纽里, 乘客对自己的目的地和方向信 图 18 交通信息由多种颜色进行区分(东京) 图 19 采用红绿信号提示的自动人行步道(东京) 81 HAIWAISHICHUANG 海外视窗 2013/3 息的记忆时间通常在2秒~2 分,乘客需要重复确认和记忆 这些信息,因此,交通枢纽里 的交通语言的设置应遵循连续 性原则,即每间隔一段距离就 有相应的标识指示前往方向, 并且最好标出前往换乘线路的 距离。图 20 为东京某地铁站里 对“银座站”在交叉处连续三 次提示,见图中红圈所示。 在每个车站应多次连续提 示站名标志,避免车内的乘客 错过目的地车站,因为地铁内 环境嘈杂、拥挤遮挡等因素无 法使所有乘客都可获知车厢内 的语音播报、电子滚动屏幕等 信息。图 21 为伦敦站台上连续 设置的站名信息,以便乘客在 各个角度的都能看到站名。 3. 提供交通信息小册子 交通枢纽要依靠信息化以 方便交通出行者,特别是对道 路不熟悉的外地游客。图 22 为 车站免费提供的信息卡片,通 过它可以迅速找到前往目的地 的乘车路线。如果要到本枢纽 附近的著名地点,可以免费获 得这种能提供选择交通方式的 信息卡,并且给出所需时间。 图 23 中显示前往“伦敦桥 :坐 火车往东到伦敦桥,在D字公 交车站坐381路到伦敦桥,步 行 25 分钟到伦敦桥”。 四、交通枢纽内的人性化设施 1. 强化关照弱者 为了强化关照老弱病残孕 等需要帮助的乘客,采用不同 颜色、图案对座椅进行区分, 强化优先座椅的特征,提醒乘 客让座。图 24 中为香港地铁里 设置带有“哈哈脸”图案的座椅, 在座椅上方有卡通形象的“哈 哈脸”。在新加坡的地铁里,除 了座椅的颜色区别以外,在座 椅上方贴有某明星的图案,标 示“请将该座椅让给需要的乘 客”。醒目的座椅色彩和温馨的 图 20 “ 银座线 ” 在拐弯处的连续性(东京) 图 21 站台上连续设置的站名(伦敦) 图 22 找路线交通信息卡(伦敦 ) 图 23 告知交通工具选择的信息卡(伦敦 ) 82 海外视窗 HAIWAISHICHUANG 2013/3 提示,促使乘客从心理上拒绝 占用优先座椅。 2. 应急设施防患未然 随着我国地铁的大规模建 设,保障地铁安全将成为面临 的新挑战。自动扶梯是地铁内 最为常见的设施,由于使用强 度大,往往容易出现逆行等故 障,危及乘客安全。在自动扶 梯出现紧急状况时,首先需要 启动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目 前,我国绝大部分乘客不清楚 自动扶梯有供乘客使用的紧急 制动装置,所以,地铁内自动 扶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应该放在 显眼的位置,以便一旦出现情 况,乘客能够迅速启动该装置。 图26和图27里所示分别为法 兰克福和伦敦地铁自动扶梯的 紧急制动装置。 五、结束语 以上结合伦敦、东京、新 加坡、香港等城市的具体案例 从设计、管理、建设三个层次 的 10 项具体内容对城市交通枢 纽的精细化进行了阐述,限于 篇幅,部分内容点到即止。实 际上,不论是交通枢纽的一体 化设计、路权整合还是交通语 言和人性化设施,每个都是值 得系统而深入研究的课题,它 是轨道交通系统“软实力”的 体现,在我国当前地铁高速发 展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加突 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这 既是契机,又是挑战。 ·参考 文献· [1] 段里仁,毛力增.从交通 文化角度看荷兰绿色交通 发展的启示 [J]. 综合运输 , 2011(10). [2]段里仁,毛力增.从交通 文化角度看新加坡精细化 交通的启示 [J]. 综合运输 , 2011(11). 图 24 有哈哈脸图案的优先座(香港) 图 25 用明星图案提醒让座(新加坡) 图 26 电梯口的紧急制动装置(法兰克福) 图 27 每个电梯设置有多处紧急制动装置(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