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 康复治疗,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 黄华扬,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伤病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而采用人工设计的假体替代材料植入体内以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外科介入的方法,其术后的康复治疗对其功能的恢复有着重大的影响。,概 念,一、康复训练的原则,个性化原则 伤病种类 体质差异 手术方式,康复训练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术后不同时间段康复方法不同,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病情恢复快慢 有无并发症出现,康复训练的原则,局部与全身相结合原则 关节各运动单位 相邻关节 上肢与下肢 躯干与四肢,康复训练的原则,二、术前康复教育及准备,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病人要了解一般情况 伤病的预后 手术的方法及预后 可能出现的问题 康复的时间,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 训练病人深呼吸、咳嗽 床边训练排二便,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病人要树立康复 信心 恒心 小心,三、术后的治疗护理,1.伤口放置引流24-72h 2.早期平卧、髋外展300、穿防旋鞋 3.抬高患肢、伸屈踝关节、使用下肢 静脉泵,术后的治疗护理,4.适当使用 镇静止痛 静脉镇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术后的治疗护理,5.常规应用抗生素8-10天 6.鼓励排痰,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 物及维生素,术后的治疗护理,四、术后的康复训练,术后第一阶段(术后1-4天),目的 —独立的转移训练及安全地上下床/坐椅 /马桶 —使用手杖或腋仗在平地及台阶上独立 行走 —独立进行家庭训练计划 —了解有关知识 —独立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术后第一阶段(术后1-4天),注意事项 —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º,内收超过中线,内旋超过中立位(后外侧入路) —避免手术侧卧位 —避免将垫枕置入膝下以防止髋关节屈曲性挛缩 —仰卧位时使用外展垫枕 —如果同时行截骨术,应减轻负重20-30%,术后第一阶段(术后1-4天),治疗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包括:股四头肌及臀肌的等长收缩,踝泵,仰卧位髋关节屈曲至45º ,坐位伸膝及屈髋( 90º练习),站立位髋关节后伸、外展及膝关节屈曲练习 —在辅助装置协助下进行渐进性走动:从助行器到手杖或腋杖,术后第一阶段(术后1-4天),治疗措施 —非交替性台阶练习 —复习并指导髋部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评估辅助装置的需要情况 —冷冻疗法,术后第一阶段(术后1-4天),晋级标准 —当患者能够实现对称性负重及非防痛步态,则可从助行器过渡到手杖或腋杖,术后第二阶段(术后2-8周),目标 —最大限度地减轻疼痛 —无辅助装置下使步态正常化 —髋关节后伸0-15º —控制水肿 —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术后第二阶段(术后2-8周),注意事项 —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º,内收超过中线,内旋超过中立位(后外侧入路) —避免高温 —避免一次性长时间坐位(超过1小时) —避免疼痛下进行治疗性训练及功能性活动 —避免双腿交替爬楼梯,直至上下台阶练习均已完成,术后第二阶段(术后2-8周),治疗措施 —继续开展后期家庭康复训练计划 —冰敷 —俯卧位训练 —步态训练 —反向活动平板训练 —髋部近端肌力强化训练 —闭链训练:腿部下压练习/离心腿部下压练习,术后第二阶段(术后2-8周),治疗措施 —前向上台阶练习(从10cm、15cm到20cm) —本体感觉/平衡训练:双侧动态活动练习及单侧动态站立练习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基线测定:功能范围测试,TUG,单腿站立时间,术后第二阶段(术后2-8周),晋级标准 —经过术后8周随访,手术医师认为可解除髋部注意事项 —水肿及疼痛均已得到控制 —髋关节后伸0-15º —无辅助装置下正常步态 —可登上10cm高的台阶 —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术后第三阶段(术后8-14周),目标 —交替性上下台阶 —能够独立地完成下身穿戴,包括脱鞋袜 —功能测试范围,TUG,单腿站立时间,所有这些测试结果均应该在相应年龄组正常值范围 —恢复特殊的功能活动,术后第三阶段(术后8-14周),注意事项 —避免在疼痛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治疗性训练 —监控患者的活动量,术后第三阶段(术后8-14周),治疗措施 —静态脚踏车练习 —活动平板练习 —下肢牵拉练习 —闭链运动训练 —继续前向上台阶练习 —开始向下台阶练习 —下肢渐进性抗阻训练,术后第三阶段(术后8-14周),治疗措施 —对侧髋部练习 —进一步本体感觉及平衡训练 —近髋部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 —重新评定功能性测试,TUG及单腿站立时间 —特殊活动训练,术后第三阶段(术后8-14周),出院标准 —双腿交替性爬楼梯 —独立地穿脱鞋袜 —功能测试范围,TUG,单腿站立时间,所有这些测试结果均应该在相应年龄组正常值范围 —患者恢复体育活动或更高级的功能活动,根据身体恢复状况分阶段进行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1.术后第1-3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术后第1-3天) 屈伸踝关节5-10次/h,每一动作持续3秒 转动踝关节3-4次/d,每次重复5遍 健侧伸屈髋膝一组/2h、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住院期间康复训练,2.术后第4-7天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目的,,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 伸髋、膝 臂部收缩 髋外展 股四头肌收缩 直腿抬高 髋后伸,,住院期间康复训练,3.术后第8-14天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的。,,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方 法(术后第8-14天)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下坐练习 屈髋900,高椅子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住院期间康复练习,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术后第21天以后 第三周扶双腋杖 第六周扶单腋杖 第九周弃拐行走,,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时间:术后第14-21天 非骨水泥全髋置换适当延长时间,出院康复练习,方法: 双拐前移1足距离 ↓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出院期间康复训练,2.继续站立抬腿及后伸练习 方法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髋屈膝)及向后抬起,,出院期间康复训练,上下楼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可以练习 方法: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迈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出院期间康复训练,五、家庭用品准备,楼梯扶手 带扶手坐椅 坐椅垫 脚凳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家庭用品准备,六、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端坐屈髋900 6周内不要开车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平卧屈髋屈膝穿裤、袜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720cm) 禁髋外旋 禁从高处跳下,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谢谢!,